#美女#
晚年依靠谁?三位老人的真实故事给你答案
昨天在社区养老中心遇到李阿姨,她刚做完理疗正在叹气:“女儿在国外一年回不来两次,老伴去年走了,现在才明白养老最终还得靠自己。”这话道出了许多老年人面临的现实困境。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,养老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焦点。今天我们就来聊聊,当人渐渐老去,究竟该如何安排自己的晚年生活。
先说说靠伴侣这条路。我们小区的王爷爷和赵奶奶今年都八十多了,两人相濡以沫六十年。每天清晨都能看见他们携手在小区散步,王爷爷耳朵不好,赵奶奶就是他的“助听器”;赵奶奶腿脚不便,王爷爷就是她的“拐杖”。这种相守令人羡慕,但也要看到现实的一面。我叔公去年中风后,全靠叔婆照料,才半年时间叔婆就瘦了十几斤。医生说长期照护对老年人身体负担很重,这就是现实的考验。
再看依靠子女。邻居张叔叔的儿子很孝顺,每周都带着孙子回来探望。但张叔叔常说:“孩子在北京打拼不容易,房贷车贷压力大,我们做父母的不能再给他们添负担。”这话很实在。现在很多家庭都是双职工,还要照顾下一代,确实很难全天候照料老人。我的朋友小陈就把父亲从老家接来同住,结果老人在城市住不惯,小陈又要工作又要照顾老人,半年下来整个人都憔悴了。
最后说说经济保障。有退休金的老人确实过得相对从容。我认识的一位退休教师,每月五千多元退休金,住在养老社区,生活很有规律。但农村的刘大爷就没这么幸运,每月只有一百多块养老金,现在七十多岁还在打零工。数据显示,我国企业退休人员月均养老金约3000元,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月均待遇仅188元,这个差距还是很明显的。
其实,最理想的养老方式是多支柱保障。首先要有健康的身体,这是享受晚年的基础。其次要有些积蓄,据测算,在城市养老至少需要30-50万元积蓄才能过得比较安心。再者要保持良好的家庭关系,有急事时亲人能及时相助。最后要积极参与社会活动,保持积极心态。
养老这件事,与其纠结靠谁,不如提前规划。现在很多五十多岁的人就开始为养老做准备,有的锻炼身体,有的培养兴趣爱好,有的学习使用智能手机跟上时代。这种未雨绸缪的态度值得提倡。毕竟,幸福的晚年生活,需要我们在年轻时就开始经营。
免息配资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